6月15日,应我院青年教师协会邀请,北京建筑大学博士生导师马超副教授和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丕光教授在天工楼530做学术报告。我院5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高洪梅副院长主持。
马超副教授以《城市地下结构抗震韧性评价方法研究》为题,围绕地下结构抗震韧性设计功能损伤函数与功能恢复函数的定量表达,地下结构各构件功能需求参数与阈值,地下结构地震动强度参数确定与易损性分析方法,以及地下结构抗震韧性评价案例分析等问题进行介绍。王丕光教授以《海洋工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研究》为题,针对风浪流和地震作用下海洋工程结构与海床地基系统的耦合响应机理的科学问题,详细介绍了水体-结构-土体耦合系统地震反应的高效分析方法,地震作用下水-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附加质量简化分析方法,以及固定式海上风机一体化抗震分析方法及振动控制措施。师生代表们就结构震后功能的水准划分以及地震易损性分析中参数不确定性,数值模拟中附加质量方法的适用条件,涌浪和近岸波浪的作用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青年教师协会为学院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本次学术沙龙活动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也进一步加强了与国内著名青年学者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以期为我院青年教师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提供经验和借鉴。
作者:蒋家卫 单位: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审核:高洪梅
附:
马超,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人才青年项目,兼任中国地震学会基础设施防震减灾委员会委员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7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获201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王丕光,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工程结构抗震及防灾减灾等方面研究。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1项、企事业服务项目2项,并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资助;参与多项国家级重大和重点项目,入选北京工业大学“优秀人才”,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3)。近5年,发表SCI论文84篇(其中,JCR一区61篇,第一或通讯作者60篇)和EI检索论文21篇;出版和撰写中英文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8件,登记软件著作权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