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纪实】探秘地质奇观,感悟工程智慧!南工大交通学子参与2025年地质科普考察活动

作者: 时间:2025-07-29 点击数:

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于718日至20日,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壶口瀑布、龙门石窟等地质实例点,成功举办“2025年地质科普考察活动。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选拔2名推免到本校深造的优秀研究生代表和2名拟推免到本校深造的优秀本科生代表,由刘全振副书记带队此次活动,南京大学阎长虹教授全程带队讲解,为同学们深度解析各考察点的地质特征与工程地质情况。

  718日:龙门石窟——石刻艺术与地质保护的碰撞 考察首站,师生们走进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这里以寒武系碳酸盐岩为主体,单斜构造的稳定岩层与伊河峡谷的天然崖壁,为大规模石刻提供了理想的地质基础。然而,长期自然作用导致石窟面临渗漏水、生物侵蚀等病害,工作人员通过封堵裂缝、钻孔灌浆等技术综合治理,让千年石刻得以永续传承。同学们在惊叹石刻艺术魅力的同时,也直观理解了地质条件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719日:小浪底水利枢纽——国之重器中的工程智慧考察小组来到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通过纪录片、历史档案馆参观及实地考察,在黄河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技术人员的细致讲解下,同学们系统了解了工程建造背景、地质条件与规划理念。作为党领导下的治黄里程碑,小浪底不仅展现了中国水利工程的顶尖水平,更让大家在触摸国之重器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工程背后的制度优势与家国情怀。

  720日:壶口瀑布——大自然的地质杰作最后一站,师生们探访黄河壶口瀑布。这里因三叠系砂岩与泥质岩互层的差异侵蚀,形成了独特的阶梯状河床,加上晋陕大峡谷的构造作用,造就了世界最大的构造型黄色瀑布奇观。同学们近距离观察水流下切与断裂构造的相互作用,对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的密切关联有了更生动的认知。

此次考察活动,将课堂理论与实地实例深度结合,不仅让同学们直观掌握了岩石地层、地质构造等专业知识,更在与自然奇观、工程巨作的对话中,体悟到科技工作者的奉献精神与岩土工程领域的使命担当。感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为本次研学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


作者: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审核:周峰